過去式寫作:「我曾……」如何發揮

範例題目:我曾經說錯的一句話

俗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好聽的話,可以給人信心與力量;一句傷人的話,不但讓對方聽了不舒服,還可能在對方的心裡,烙下深刻的傷痕,最後也壞了彼此間的情誼;但是,「神仙打鼓有時錯」,我們都有說錯話的時候,你曾經說錯一句什麼話,事後懊悔不已?請以「我曾經說錯的一句話」為題,說明事件的經過以及事後的省思。文章中心思想要明確,且須注意結構。

以「我曾……」作發想的試題頗多,例如:「我曾經是個……的人」、「我曾經參加過的一次(     )活動」、「令我感動的曾經」、「我曾經追求過的夢想」……或者如98年第二次基測:「我曾那樣追尋」。面對這類試題,考生最需要注意的便是時間的順序概念。通常這類文章要寫過去事情,如果寫成未來式,那就大大偏題了。

以本次範例題:「我曾經說錯的一句話」來看,題目的限制及範圍是「自己」「曾說錯」的「一句話」。所以,大部分的考生可以舉出一則過去的事件,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以鋪陳「說錯話」的情境。文章的重點應放在事後的心情、省思,甚至是彌補的方法,而非泛論說話的藝術。備註:考生若要舉政治人物說錯話的案例,就要避免淪於不理性的批評謾罵,以免失焦。

就分析CWT全民中檢測驗到該題的全國考生卷面來看。整體而言,考生取材的一句話,大多是敘述自己曾經對某人無心脫口的攻擊語詞,而造成誤會與傷害。考生除了將一句話的內容具體陳列,亦可闡述事發的原由及經過。唯一美中不足為無法將事後的感受及省思或彌補的方法完整描述,僅能表達後悔的心境,如:我覺得很對不起、很後悔、真抱歉等。另外,仍有少數幾位考生在泛論慎言的重要,與題旨不符而影響得分。題目已經設定說錯話的人是自己,自己非是被批評、責罵的受害者,一些考生審題偏誤,轉而描寫自己「曾感到最受傷的一句話」,說明曾經被某人攻擊、批評的事件,雖然情感深厚感人,但在審題錯誤的前提下,仍酌扣了些分數。

另外,就遣詞造句方面來看,約有四成考生,在文中引用相關名言,使文章增色不少,例如:「常言道:『口出惡言,如吐毒蛇;口說好話,如綻蓮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但是一成考生,成語卻應用錯誤,例如:「後來我才知道這句話傷他多深,讓他一振不蹶。」正確的成語應是:「一蹶不振」。

綜上所論,面對「我曾……」類似試題,只要考生能把握住正確的時間軸觀念,進而就自己經歷的過往進行剖析、反思,其實都能夠有相當不錯的分數,考生們不妨就先從該範例題練習起吧。

* 此篇由CWT國語文資深批閱教師群依考生實際寫作的情況提出建議指導,並指出考生們所犯的通病,每個題目的分析的考生樣本皆超過500篇,是相當難得的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