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T聽力理解
|
常見問題
認識中檢
About Test
測驗簡介
各級介紹
我要考哪一級?
費用說明
試題下載
證書樣張
報告書特色
推薦採認
Recommend
校園採認
企業採認
學習歷程
專家推薦
媒體報導
報名專區
Sign Up
全國大會考
最新檢定時程
個人線上報名
書局門市報名
報名注意事項
報名進度查詢
退費及說明
到校施測專案
申請辦法
校園團報系統
遠距測驗專區
遠距測驗介紹
我要報名
報名查詢/繳費
退費及說明
備考資源
Resource
六級分範文欣賞
大考指南針
NG作文說明
名師講堂
出版品/線上學習
雲端診斷系統
應考通知
Notification
應考通知查詢
應考須知及規則
成績與證書
Score
成績查詢
報告書/證書補發
HOT NEWS
新聞內容
首頁
>
最新公告
>
新聞內容
考情分析
2018/01/27
【107學測首屆國寫】完全解析知性與情意考題,得分要訣大解密!
首屆學測國寫於本日下午舉行,在題型上分為兩大題,所要測驗的能力不同:一是知性題,測驗考生條列敘述、歸納統整、分析推理能力;另一是情意題,測驗理解詮釋及感思表達能力。CWT全民中檢在這兩類題型皆有長年的命題及閱卷經驗,在此為考生與師長分別評析,掌握得分要訣。
【第一題:知性題】
本題的題型大致可對應本中心施測數年的高優等短文寫作,對於曾經參測過的學生來說並非陌生,不過若相對過去的學測題目類型,命題的取材範圍確實擴大增廣,跨及不同學科領域,考驗學生對於陌生知識的閱讀、理解及擷取資訊等能力。
在本次的知性題中,出現了統計圖表,而問題(一)即考驗學生對於圖表的認知能力。考生須能解讀出圖表數據,並站在甲生的觀點,方能瞭解「記得位置」與「不記得內容」兩者間的比例差異,說明其為何如此詮釋該圖表。
而第二小題中,對於題目所述的兩種不同觀點,考生應先確立自己的立場,切忌搖擺於兩方之間而無定見,如此在論理中便無主軸。在闡發個人的看法時,宜至少舉出一個具體的例證,而例子在「精」不在「多」,精要、完整即可,不宜龐雜列舉數例,而皆未詳細說明,如此便易失焦,且無法說服於人;抑或冗長贅述例證的起因結果,寫來拖泥帶水,也易缺乏個人的見解。行文時,切記務必站穩立場、客觀辯證,論述條理明晰,如此方能以理服人。
【第二題:情意題】
本題承接了過去學測的「引導寫作」,不過除了原有的引導文字外,另須閱讀長篇文本,在掌握題幹旨趣後,再針對引導語的要求書寫文章。
在問題(一)中,考生須先理解文本內容,方能解讀題目語意。此篇詩作題目為〈夭〉,「夭」可表示植物生長茂盛的樣子,也可作「少壯而死」之意。詩句中,透過五感的描繪,可見前半段主要描述春已到來的美好妙麗,然而後三行急轉直下,以聽覺及視覺摹寫帶出了情感變化,因此考生須從如此的心理轉變中,解讀詩中所隱含的意旨,對於詩題合理地解讀並說明看法。
相較於問題(一),第二小題為長文寫作。考生在閱讀問題說明後,不難發現本題對於寫作的要求與文本內容的關聯性較低,因此即使是在前一小題一字難書的考生,在本題中仍有得分的機會,此時審題的功夫便更不可少。本篇須以「季節的感思」為題,在文體的審辨上,應以描寫+抒情為主,從季節的體驗經驗中,透過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的細膩描繪,抒發「心」的真實感受,表達從中獲得的深刻感悟。行文時,須注意保持所描寫的五感與季節的連結性,切勿逕自感懷傷情,而未見該季節獨有的色彩;或過於雕琢景物特徵,而忽略景的靈魂在於「情」,如此皆屬偏離題意,不可不慎。
自過去的學測作文至現今新型態的國寫,不論考題、作答方式如何變化,考生最根本需要具備的能力皆不變,因此只要紮穩馬步,平時即培養廣泛多元的閱讀習慣,更為重要的,是訓練自我獨立思考、建構邏輯、辨析問題,以及透過文字以表達論點,便能以不變應萬變,戰無不克!
分享
分享
其他公告
2022/05/21
【111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得分要訣
2022/01/26
【111學測】國文科評析——讀寫展現新識力
2022/01/23
【111學測】國綜及國寫考題評析
2022年秋季台中區域會考
83
檢定日期:2022/10/23
報名期間:06/22~09/20
報名查詢
|
詳細內容
2022年夏季全國大會考
檢定日期:2022/07/24
報名期間:已截止
報名查詢
|
詳細內容
Contact Us
洽詢專線:北區 02-25778806 #749
中區 04-22386572 #428
南區 07-3119568 #439
出版編輯:04-22386572 #442
客服信箱:
service@cwt.org.tw
Statement
隱私說明
版權聲明
Recruit
命題老師招募
批閱老師招募
Copyright ©
中文能力測驗中心